旗下网站:橡胶人才网

橡胶技术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549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硅胶硅橡胶硅油知识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11-27 15:36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胶友,享用更多功能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有机硅主要分为硅油、硅橡胶、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四大类。分别介绍如下:
" I  s3 {1 |3 T3 C
& k9 Z5 J3 p) k* m4 F硅烷偶联剂类产品介绍
, @% `# l/ o% c* q5 \: m- k. y0 \& Z; b* r$ i) Q# [' U
硅烷偶联剂是由硅氯仿(HSiCl3)和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不饱和烯烃在铂氯酸催化下加成,再经醇解而得。硅烷偶联剂实质上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,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(如玻璃、硅砂、金属等)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(合成树脂等)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。可用通式Y(CH2)nSiX3表示,此处,n=0~3;X-可水解的基团;Y一有机官能团,能与树脂起反应。X 通常是氯基、甲氧基、乙氧基、甲氧基乙氧基、乙酰氧基等,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(Si(OH)3),而与无机物质结合,形成硅氧烷。Y是乙烯基、氨基、环氧基、甲基丙烯酰氧基、巯基或脲基。这些反应基可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。
. H5 d0 Q6 c+ j( G( s
9 `) x5 W$ Y: h7 j因此,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,可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界面之间架起\"分子桥\",把两种性质悬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, 起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粘接强度的作用。 硅烷偶联剂的这一特性最早应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玻璃钢)上,作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剂,使玻璃钢的机械性能、电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,在玻璃钢工业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公认。   J4 D0 f. _, z- q5 U

3 }; x, i8 n2 [0 J* N3 l目前,硅烷偶联剂的用途已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)扩大到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(FRTP)用的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、无机填充物的表面处理剂以及密封剂、树脂混凝土、水交联性聚乙烯、树脂封装材料、壳型造型、轮胎、带、涂料、胶粘剂、研磨材料(磨石)及其它的表面处理剂。 . I1 G" I) f$ S# V9 k) b

4 P0 L& D2 T; S  o4 l在硅烷偶联剂这两类性能互异的基团中,以Y基团最重要、它对制品性能影响很大,起决定偶联剂的性能作用。只有当Y基团能和对应的树脂起反应,才能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。一般要求Y基团要与树脂相容并能起偶联反应。所以,一定的树脂得选择含适当Y基团的硅烷偶联剂。 当Y为无反应性的烷基或芳基时,对极性树脂是不起作用的,但可用于非极性树脂,如硅橡胶、聚苯乙烯等的胶接中。当Y含反应性官能基,要注意它与所用树脂的反应性及相容性。当Y含氨基时,是属于催化性的,能在酚醛、脲醛、三聚氰胺甲醛的聚合中作催化剂,也可作为环氧和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剂,这时偶联剂完全参与反应,形成新键。氨基硅烷类的偶联剂是属于通用型的,几乎能与各种树脂起偶联作用,但聚酯树脂例外。x 基团的种类对偶联效果没有影响。 , T7 P" {: A) M# `
6 [6 t) u, a% z3 s  s" ^
因此,根据Y基团中反应基的种类,硅烷偶联剂也分别称为乙烯基硅烷、氨基硅烷、环氧基硅烷、巯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,这几种有机官能团硅烷是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。 # z/ i6 |! [1 H; c( ?4 \! ]
3 c4 h+ W+ r0 ~% _# m
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: ( ~( ^1 X0 |1 e  z, a

7 y4 H' \4 m+ r# |3 f3 t一.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,能改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粘合性能,大大提高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、电气、抗水、抗气候等性能,即使在湿态时,它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提高,效果也十分显著。 : Z! ]! [% ]* m) d8 s4 Q7 T: b
# Y/ R, ]% m" {2 p. }' q. r( O
目前,在玻璃纤维中使用硅烷偶联剂已相当普遍,用于这一方面的硅烷偶联剂约占其消耗总量的50%,其中用得较多的品种是乙烯基硅烷、氨基硅烷、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。
5 R% {5 c- E! b- c, U& ~2 K" Z% c2 @1 _1 ^, O
二.用于无机填料填充塑料。可预先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,也可直接加入树脂中。能改善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粘合力,改善工艺性能和提高填充塑料(包括橡胶)的机械、电学和耐气候等性能。
1 K$ u9 c( k$ C( @
7 ~# S# s# Q. h6 \) G三.用作密封剂、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,能提高它们的粘接强度、耐水、耐气候等性能。硅烷偶联剂往往可以解决某些材料长期以来无法粘接的难题。 1 E: Z8 r" \$ g  p7 B7 D
( l$ }- V6 s- U/ n
硅烷偶联剂作为增粘剂的作用原理在于它本身有两种基团;一种基团可以和被粘的骨架材料结合;而另一种基团则可以与高分子材料或粘接剂结合,从而在粘接界面形成强力较高的化学键,大大改善了粘接强度。硅烷偶联剂的应用一般有三种方法:一是作为骨架材料的表面处理剂;二是加入到粘接剂中,三是直接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。从充分发挥其效能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,前两种方法较好。 7 {  g# L( W+ D; v6 |; \

6 z# E& C0 P$ h0 d0 [/ s硅烷偶联剂在胶粘剂工业的具体应用有如下几个方面: ) o$ R; ?7 s0 x; m6 ~) d* l/ I
8 c) h7 s- i2 Y; I. D; P+ r
1.在结构胶粘剂中金属与非金属的胶接,若使用硅烷类增粘剂,就能与金属氧化物缩合,或跟另一个硅烷醇缩合,从而使硅原子与被胶物表面紧紧接触。如在丁腈酚醛结构胶中加入硅烷作增粘剂,可以显著提高胶接强度。 ; \- P8 S8 n, `  T: n3 |
/ l7 u4 o5 S6 o0 j
2.在胶接玻璃纤维方面国内外已普遍采用硅烷作处理剂。它能与界面发生化学反应,从而提高胶接强度。例如,氯丁胶胶接若不用硅烷作处理剂时,胶接剥离强度为1.07公斤/厘米2,若用氨基硅烷作处理剂,则胶接的剥离强度为8.7公斤/厘米2。
& V0 t+ ]5 o! K; m4 o
) M* z6 ?% H# M2 r& X6 w. y- o: n3.橡胶与其他材料的胶接方面,硅烷增粘剂具有特殊的功用。它明显地提高各种橡胶与其它材料的胶接强度。例如,玻璃与聚氨酯橡胶胶接时,若不用硅烷作处理剂,胶的剥离强度为0.224公斤/厘米2,若加硅烷时,剥离强度则为7.26公斤/厘米2。
! w6 z) Z) c+ |+ V; I. Y' V6 _5 r& n& _
4.本来无法用一般粘接剂解决的粘接问题有时可用硅烷偶联剂解决。如铝和聚乙烯、硅橡胶与金属、硅橡胶与有机玻璃,都可根据化学键理论,选择相应的硅烷偶联剂,得到满意的解决。例如,用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(Y一4310)可使聚乙烯与铝箔相粘合;用丁二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使硅橡胶与金属的扯离强度达到21.6~22.4公斤/厘米2。 9 l) {& n+ ?( b+ }1 t

* z$ }! O, e: a3 ]一般的粘接剂或树脂配合使用偶联剂后不仅能提高粘合强度,更主要的是增加粘合力的耐水性及耐久性。如聚氨基甲酸酯和环氧树脂对许多材料虽然具有高的粘合力,但粘合的耐久性及耐水性不太理想;加入硅烷偶联剂后,这方面的性能可得到显著的改善。 ' `' {5 _  A6 p
$ P% N- D' f) [, U- P4 ~
硅烷偶联剂的其它方面应用还包括:
4 n5 k7 U0 u% m! p1 a9 K9 m$ z+ @2 b7 y5 M6 y! U
1 .使固定化酶附着到玻璃基材表面; & ?# m: o, [' q% L, U
2 p; E3 A8 l' G. A$ W* X+ ~
2.油井钻探中防砂;
- Y4 l/ r" v/ z# Z3 B
2 ]* L# ?  b- _8 j4 P5 j5 k3.使砖石表面具有憎水性; 5 d; R: i: B: v8 y. T

" r  H% Z8 ]6 Q9 B+ _4.通过防吸湿作用,使荧光灯涂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电阻; 9 ~5 w; k( R, e/ ?
  r. d" B( [/ f& @# U
5.提高液体色谱柱中有机相对玻璃表面的吸湿性能。 8 t$ s4 y4 I9 B, A: V  b0 D0 v, J+ U

; @/ B1 L& U% s! o; F硅烷偶联剂新开发的一项重要应用是用于生产水交联聚乙烯,这项工艺是美国陶康宁公司开发的,目前已商业化。近年来,国内在用有机硅乳液处理毛纺织物的试验中,发现用硅烷偶联剂与有机硅乳液并用,可以提高毛纺织物的服用性能。
橡胶技术网 ,分享知识,创造价值!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!!
沙发
发表于 2021-7-23 10:18:48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学习7 \/ K* p3 g8 Y2 M$ U
橡胶技术网 ,分享知识,创造价值!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!!
板凳
发表于 2021-8-4 15:28:56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学习
橡胶技术网 ,分享知识,创造价值!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首页 | 网站简介 | 推广合作 | 技术服务 | 橡胶培训 | 资料光盘 | vip会员 | 橡胶论坛 | Archiver | 手机版| 返回顶部

联系电话:021-59195925 橡胶咨询:13524284813 邮箱:loogo@163.com ;橡胶技术网为你服务 QQ:36656166
Power by discuz X Rubber ©2016 www.ic-34.com 备案号:沪ICP备14028905号
橡胶技术交流会 - 橡胶新闻价格 橡胶网址 名人堂. 橡胶培训班 橡胶搜索
需要在橡胶技术网橡胶人才网推广产品,或成为vip会员,请联系 13524284813

橡胶技术网微信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