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策橡胶集团实现了德国人最先提出的工业4.0
不久前,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条新闻,为杭州加上了一顶新的“桂冠”——智能制造之城。新闻联播点赞的这家企业是位于杭州的中策橡胶集团。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开展的中策橡胶智能工厂项目,这家国内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,已经使混炼胶平均合格率有了3到5个百分点的提升。有人惊呼,没想到,德国人最先提出工业4.0,竟然被浙江人率先实现了!今年4月,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《浙江省“企业上云”行动计划(2017)》,指出要通过引导,让10万家企业有能力利用最新技术来提升效率,向“云”要发展新动能,加速向智造大省迈进。这一计划集中体现了当前工业、农业、商业等领域对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需求。《浙商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阿里云在计划推出后就表示,已经为此联合生态合作伙伴组建专门服务团队,利用自身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,通过ET工业大脑、ET城市大脑、ET医疗大脑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方案,使能工农商各领域企业,使其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,挖掘中国制造“1%的威力”。事实上,以中策橡胶、吉利为代表的浙江企业已经在生产制造中感受到了云计算、大数据带来的技术红利。
作为杭州市首批“两化融合”(信息化和工业化)企业,中策橡胶在研发、质检、生产等产业链环节积累了信息数据,但如何有效处理海量数据成为难题。 阿里云ET工业大脑自2016年底入驻中策橡胶的生产车间,对中策橡胶生产端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度学习。 以轮胎生产中的主要原材料橡胶为例,中策橡胶每天从全球采购千吨量级的橡胶块,将橡胶块合成混炼胶最终进入生产线。不同胶源产地、加工厂、批次等数千个复杂因子都会影响橡胶块质量,这些因子的相亲相斥也直接影响了是否能合成优质混炼胶。和以往更依托经验的质检方式不同,ET工业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,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分析每一块橡胶的出身,匹配最优的合成方案,极大地稳定了混炼胶性能,大大降低在加工环节的成本投入。目前,阿里云已帮助中策橡胶提升混炼胶平均合格率3%-5%。“合格率的提升每年能够节省千万级的成本,目前已和阿里云谋划更深度的合作,希望通过对轮胎属性、门店数据等信息的运算分析,对影响产品性能、购买需求的因子进行分析排序,从而对供给端实现进一步优化。”中策橡胶副总经理张利民说。
转自:橡胶技术网,橡胶行业门户网站!
- 华盛橡胶与齐鲁工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签约暨揭牌仪式圆满举行2025-05-26 11:05:57
- 中策橡胶A股上市,股票今日上市发行2025-05-23 02:05:35
- 韩国第二大轮胎制造商因火灾停产,或影响700万条轮胎销售2025-05-21 11:05:54
- 阿朗新科与台橡合资丁腈橡胶新工厂,南通开业2025-05-20 01:05:35
- 赛轮集团成轮胎业首个获认:SAILUN、MAXAM 双品牌斩获 “全国知名2025-05-16 03:05:46
-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改变行业历史2025-05-15 11:05:32
- 双箭管状输送带,引领工业运输绿色变革2025-05-14 11:05:13













